2)第四百十三章 恐怕不行_霜刃裁天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,为何叶叙招供的家人里,从来就没出现过叶昌?

  叶大成究竟是谁家的佃户?几处的档案里都没有说

  ,当时将军县最大的地主还是杨家,难道是杨家的佃户吗?真的是义父推荐叶叙去华山派学艺?

  还有,汪之仪的情况也很类似,贫寒的家境怎么可能一下子住进大宅呢?光靠刑部和兵部的六百两显然买不了这么大的房子,他们究竟是如何暴富起来的?

  基本上可以肯定的是,两家人家均是被灭口了,也就是说,和汪之仪、叶叙有关的人,均已被灭口!那也说明,他们的证词很可能是有问题的!

  但汪之仪和柳泊舟口径一致,为何柳泊舟却一路高升呢?真是靠父亲的荫护吗?问题是哪里再去找证据呢?

  想到此处,贺齐舟急忙写了一封信,一来是问侯家人,二来就是想问问叶家的详细情况和当年的案情。然后又补了道折子,当然不是请罪的折子,而是表明关于削减王侯特权的上折完全是自己的意思,与许轻寒无关!

  几乎是一夜未睡,贺齐舟早早赶到刑部,交上奏疏,又让人递出家书,接下来便想找个机会,拜访一下同乡,左都御史大人!

  第二天关于削藩的廷议更加激烈,多是口诛笔伐之声。由于张致远说此折与太子殿下提出的国政有异曲同工之妙,许多人的矛头更多指向了太子一派;而许轻寒不改初衷,竭力为贺齐舟辩护,仍是被群起攻之的对像,这让张致远连连摇头。

  半天的议事最终还是无果而终,经陈裕、诚王等人商议,明日将邀宗人司主官参加廷议。

  第三天,廷议继续,宗人司的三位主官:宗人令和左右宗正尽数到场,三位均是位居一品的世袭亲王,论辈分,八十多岁的宗人令还是姜琮的叔叔。三人虽不怎么插手政事,但一听要削藩,均是怒气冲天,其言论可想而知。

  贺齐舟的第二封奏折又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,一时间要严惩祸首的声音甚嚣尘上!

  掌控半壁朝堂的陈家携同萧家,纷纷晋言,弹劾、定罪的奏章如雪片般飞向内阁。

  以许轻寒为首的清流,经过两天的酝酿,开始发起强力反击,旁征博引,历数亲王泛滥的弊端。

  太子一脉见时机成熟,也开始加入战团,表明支持清流的态度,只是觉得贺齐舟的那道奏疏过于激进,不宜立即施行。

  都察院罕见发声,虽然表现出中立的态度,但不强烈反对这道奏折,显然就是在偏帮太子一系。

  张致仁代表的张家基本沉默,虽然张致仁支持此议,但此疏对张家也会造成许多不利,家族中的其他高级官员亦有不满,故并未怎么加入战团。

  第三天廷议仍是不了了之,“万般无奈”的太子姜杉只得请求父皇亲自出马,主持廷议。

  御书房长案上的奏疏堆积如山,姜

  请收藏:https://m.mht567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