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三百四十二章 吓坏了!_夺鼎1617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就是找茬发飙罢了。不想却踢在了铁板上。

  见两拨将士只管闷头在那里吃饭,二位大太监彼此笑了笑,在七八个小太监和亲随的护卫之下,回到自己的座舱中用饭。

  “这饮食虽然粗糙,不及京中来得精致细巧。但是胜在豪气满怀。”王德化用象牙镶银的筷子指点着桌上的美酒佳肴。整只的鸡鸭。硕大的龙虾。喷香的牛肉,翻着红汤的铜鼎向外发散着诱人的香气。

  “王公公,照着这行军速度,怕是到正月十五。你我便可以在天津城中看花灯了。”

  王德化朝着王承恩端起酒杯敬了一杯。

  “公公。咱家却不敢这般乐观。来日大难,眼前可忧。”

  王承恩的脸上愁形于色。

  “王公公这是从何说起?李大将军忧心国事,接旨后立刻点兵万余征集民船数百艘帆樯如林北上。太宗皇帝之后,便再无如此庞大的船队了,这分明是国朝中兴有望啊!”

  “公公,咱家担心的正是于此!”两名小太监受命去了王承恩的舱中取来了几本册子,递到了王德化面前。

  “公公请看,这是李大将军邀请广东官员在我二人抵埠之前在南中游历参观时,几位官员写的见闻录,辗转到了咱家手中。里面写了南中从练兵、开垦、开矿、修路、建堡,移民、筑路,到选拔任免官员,各处政务官的升迁赏罚,都有自己一套制度,与内地迥然不同。且儿童不分男女种族,凡年满六周岁者必须入学堂读书识字,由官家提供伙食书本。家中父母长辈有胆敢藏匿不送者,重罚!十余年下来,南中已经是读书识字之人比比皆是,然却只是教授谋生之道,不讲圣人之道。”

  “且官员选拔,也是分为两大类,一是从所谓政事堂培训的村长,到各处新开辟土地中开辟荆棘,以启山林,之后逐步提拔起来。而另外一批,便是历次战事中受伤之军士,不适合在军中征战者,便放到各处担任政务官或是守备民壮头目。层次分明,各负其责,虽然有冗员过多耗费钱粮之忧,但是行政效率之高,如臂使指指挥贯通圆润如意。一道命令从所谓公事房发出,一日之内到达府城,又一日便到县城,再一日便到乡镇村寨。要人要粮,出兵打仗,便是呼喝间立刻办理。公公,我大明各处,可有这样的地方?”

  王承恩的那几本游记、笔记,在王德化手中变得沉重起来。他的呼吸开始变得沉重,脸色有些发白。

  “还有,公公。如今我大明各处天灾**不断,如果不是李将军用钱粮供奉宫廷,只怕皇爷的日子会更加难过。眼下李大人对大明忠心耿耿,可是,据咱家所知,他麾下各处连年丰收,数千万亩田地皆是上好的水田,每年可以收获两到三次水稻,一年下来可收获十石左右稻米!又有稻子与油菜

  请收藏:https://m.mht567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