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1742章准备_北雄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隘的守备,一边则按照朝廷的规划,在幽州北边设下边市,与草原部族进行贸易。

  东北的好东西还是比较多的,最主要的就是各类毛皮和药材。

  牛羊,马匹之类的就不用想了,草原部族苦哈哈的,即便没有突厥王庭的禁令,多数也不会拿这些东西来跟你交易。

  宇文歆作为镇守边境的一方封疆大吏,也看不上这点财货,他在意的是唐人和草原部族的交流。

  从前隋,经过了隋末战乱的官员,目光都很开阔,对外族有着防范之心,但这些并不妨碍他做出开明的举措,而非是像后来有些官员那样,一旦意识到了麻烦,便先想着封闭自己,阻碍来往。

  通过边市,幽州的官员们可以很便捷的查探东北部族的动静,试探着对那些表现友好的部族进行拉拢。

  这里离着突厥王庭太远了,东方汗阿史那多闻刚刚失去了权力,对于幽州总管宇文歆来说,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。

  元贞六年年末,东海战事捷报传出的时候,宇文歆还上书朝中,认为可以派遣使者去东部的突厥人那里,进行一番游说。

  不管是唆使他们继承阿史那多闻的「遗志」,还是做些其他什么,都是非常方便的。

  朝廷没有采纳他的意见,因为大唐对突厥的国策早已定下,现在唯恐突厥铺下的摊子不够大,这会没有必要在东北方向给突厥找麻烦。

  眼前之利不算什么,朝廷图的是个长远之计,至于拉拢契丹人和奚人,靺鞨人,李破其实也不很在意。

  当时机成熟的时候,那些乱七八糟的东北部族,将是奴隶贸易的另外一个来源,大唐的基础工程建设非常需要他们……

  想要实现他心目中早就有了的蓝图,唐初之际的人口有着巨大的缺口,即便把周边小国的人都捉过来,也弥补不了隋末战乱当中失去的那四千多万人口的差额。

  汉末战乱和隋末战乱,对于华夏大地来说,是两场浩劫,加起来约有八千多万人死与战乱时期。

  两次中原都是损失了大约三分之二的人口,残酷之处可想而知。

  而后来每逢王朝末年,战乱四起之时,大致都是如此,谁也不知道中原民族怎样才能摆脱这种悲惨的轮回。

  …………

  五月中,一切准备就绪。

  科举之后的杏林华宴在长安城外的杏林之中举办,还是皇后娘娘亲临主持,宴请今年中第的进士们。

  只是元贞七年这次科考,少了殿试的环节,朝廷直接许了明政科头名进士许圉师为今科状元。

  在杏林华宴之上,皇后娘娘又提议,选出了两位华宴之上最为年轻英俊的进士为探花使,连着选出来的状元,皇后亲赐衣冠,印信。

  温言勉励,并令起居郎以及礼部详细记录今朝盛举,以为后效。

  宴上,皇后娘娘又兴致勃勃的令进士们作诗以赋此宴,进士们留下的诗篇择优收在长安书院的藏书楼中,供人观览。

  一连串的花样玩下来,喝的醉醺醺的进士们离开的时候,脑袋都是晕乎乎的,每个人都真切的感受到了朝廷对他们的尊重和期待……

  为您提供大神河边草的《北雄》最快更新,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,请务必保存好书签!

  第1742章准备免费阅读

  请收藏:https://m.mht567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