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190章祭典_北雄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冽,在朕看来,我大唐的臣下就应该多出去走走,开阔眼界,要知道世上不止有大唐,突厥,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族类。

  他们在想什么?在做什么?即便想的不如我大唐的臣子们多,做的不如咱们好,但存在即为道理……

  也只有晓得了这些,才能定出符合我大唐意愿,又能为对方所接受的诸般举措,你们鸿胪寺要明白这些道理。

  不能觉得人家穿的不好,住的地方太差,待客不如大唐之人有礼有节,便起轻视之心,那么久而久之,必然故步自封,失了先贤创立鸿胪寺的本意。”

  高表仁和崔敦礼两人连连点头,这话说的大气,眼界胸怀都非常人可比,正应出自帝王之口。

  “至尊之言高瞻远瞩,振聋发聩,臣等定会铭记于心,不敢或忘。”

 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  四月间的长安正处于暮春时节,草木渐盛,欣欣向荣。

  从三月末到四月间,是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春耕季节,今年和往年还有不同,中间夹杂着田土的重新划分。

  依照新制定的田亩制度,朝中各部衙都要抽出人手来帮助司农寺以及户部,尽量在今年完成这项非常艰巨的任务。

  战争正在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,重新恢复生产便理所当然的成为了重中之重。

  一些必要的活动也在逐步恢复当中,比如说春祭。

  今年的春祭是皇帝登基之后举行的第一场祭祀活动,意义非同凡响。

  除了向上天祷告,祈求今年风调雨顺,国泰民安的意思之外,也还有着祭告天地祖宗,天下重新恢复一统的意义在其中。

  不管李破愿不愿意,朝臣们对此都非常重视,自他点头之后,便全力以赴的准备了起来。

  四月初八,吉日。

  李破率文武百官出长安南郊,举行祭天大典。

  程序很繁琐,太常寺那边又给李破弄了一套笨重的礼服,光鲜无比的走上了祭坛。

  其间盛况那就不用提了,李破登基的时候与之根本无法相比。

  大典开始之前,因为不禁围观的缘故,长安百姓几乎倾城而动,长安城南的三个城门从早间开始,便被出城的百姓堵的水泄不通。

  长安驻军,无论是千牛备身府,还是左右屯卫都在倾尽全力维持秩序,一直到皇帝驾辇出城,局面才舒缓下来。

  皇帝一行所到之处,长安百姓夹道而迎,万岁之声此起彼伏。

  不管其他地方的百姓如何,反正长安的人们过了几年安稳日子,对给予他们安定生活的皇帝是衷心的感激。

  加上外间捷报频传,到了长安的几乎都是各种各样的好消息,今年年初又成功举办了一场元夕灯会,让长安百姓感受到了久违的快乐,可谓是民心已附。

  其实从去年开始,长安的街头巷尾间,对皇帝或者是朝臣的评价便已日趋正面,不再有人讨论皇帝的出身,也不再

  请收藏:https://m.mht567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