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280章 欧洲能源安全会议_大英公务员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个理论上有但实际上没有的境地。

  某大国在和印度工业规模大小差不多的时候,本土的石油完全撑得起本国的石油需要,而印度后来到了这个阶段,进口比例几乎到了百分之八十五,可以说几乎完全依赖进口。

  长远来看,石油的价格肯定会越来越高,某大国发展面临的石油价格暴涨,落在印度的身上只会更加明显,简直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。

  二十一世纪印度都没发现多少石油,更何况是六十年代,艾伦威尔逊串通产油国对印度石油禁运,就是想要看看印度面临的情况,同样缺乏资源的欧洲能不能扛得住,英国毕竟已经分摊了风险。

  “我想起来了,你的产业是不是最近上涨了不少?”艾伦威尔逊询问妻子,石油产业也是帕梅拉蒙巴顿的重要产业,得到印度被石油禁运的利好消息,理论上应该上涨才对。

  “涨了几个便士。印度虽然本土没有石油,但需求还远远达不到对世界市场造成波动的地步。面对石油禁运,也就是他们自己一个国家难受吧。”帕梅拉蒙巴顿撇嘴,显然不认为印度具有影响油价的能力,“美国已经在东南亚增兵过十万了,你好像一点都不关心。”

  “不就是对德战略大轰炸的复刻么?有什么可以关心的。也就是自由世界实力超过对手,不然像是华盛顿这么干,会要了我们的命。”既然越战已经正式打响了,艾伦威尔逊也就不装了,开始肆无忌惮的嘲笑起来美国。

  冷战的局势,就算是某大国和苏联团结一致从没翻脸过,自由世界取得胜利概率也比敌对阵营高。除非印度也变色了,那自由世界就完蛋了。

  至于几十年后,只要冷战再次开始,胜利的比这一次还轻松,某大国的工业规模是需要资源支撑的,不是某大国的资源太少,而是工业规模太大了,以工业规模评估是不准确的。

  冷战的节奏一旦开始,耗上个几十年,他相信自由世界能够再次取得胜利。

  但问题在于美国好像不太愿意付出代价,有点既要也要还要的意思。总想着不付出代价就赢那是不行的,还有一点美国好像也惠不起也不想惠了。

  越南战争中的美军,用炸弹说话,这怎么能够赢的了战争的胜利?

  在夫妇二人参加庆典的同时,迪克逊正在和苏联大使维克托,商量印巴战争的走向,莫斯科还是主动询问英国是否要调停这一场战争。

  隔了一天,从私人行程上回来的艾伦威尔逊知道了这件事,摇头道,“这才刚刚开始,只有两国没劲的时候才是调停的机会。现在调停的话,两国都会认为自己亏了。我们还是好好准备欧共体会议,等到会议结束之后,估计两边打得差不多了再去调停。就这么回答苏联人就行了。”

  涉及到了两个国家的调停,

  请收藏:https://m.mht567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